荆楚雷霆2024武汉行动丨车轮上起纠纷 搭桥梁促和解

来源: 青山区人民法院 时间:2024-12-27 17:12:07

“不行,这是我的治病钱,我必须拿到!”申请执行人老杨态度十分坚决。

而另一边,被执行人徐女士也满面愁容地回应:“车是我丈夫的,没有买保险,他现在正在强制戒毒所中接受治疗,我一个人真的负担不起赔偿,如果真把房子卖了,我们一家老小便要流落街头,这日子真没法过了。”

这场争执的源头,是一场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2023年8月,老杨驾驶的电动车与徐女士驾驶的汽车相撞,老杨因此受伤,被评定为十级伤残。老杨向徐女士索赔无果,故将其诉至青山区法院。2024年4月,青山区法院依法判决徐女士及其丈夫向老杨赔偿医疗费、误工费等各项损失共18万余元。

首次交锋,火药味十足  


接到案件后,执行法官第一时间通知徐女士到院。在执行法官耐心地释法明理下,徐女士坦诚地给出了自己的履行方案:以其目前的经济状况每月仅能支付1000元。

了解徐女士履行意愿后,执行法官将老杨也请来了青山区法院。得知徐女士的方案后,老杨情绪激动地表达了自己的不满:“不行,一次最少要给我十万元!”

“我家里情况就是这样,一次拿不出这么多钱。”

“我还需要钱治病,必须给!”

……

首次沟通并未能达成共识,双方各执一词,互不相让。


执行之路,曲折而艰难 


在执行过程中,执行法官依法查封了徐女士名下的一套房产。老杨多次申请拍卖该房屋以尽快获得赔偿结算医疗费用。

然而,这套房屋是徐女士的唯一住房,且其家中还有老人和小孩需要照顾,如果盲目拍卖房产,不仅会给徐女士家庭生活带来极大的困难,而且受拍卖程序影响,房产处置价值也会大打折扣。

面对这一情况,执行法官耐心向徐女士释法明理,促使其认识到赔偿义务的重要性,并劝导其努力筹措资金履行赔偿义务,同时多次与老杨深入沟通,耐心讲明利害关系,为其算好赔偿“经济账”。

在执行法官的协调下,徐女士首期履行了4万元作为老杨的医疗费用,以缓解老杨的燃眉之急。

和解之光,照亮希望之路


首期履行结束后,沟通又陷僵局。老杨要求徐女士再一次性给出10万元以支付医疗费用,但徐女士表示只能尽量再凑出2万。

执行法官依然耐心地与双方进行沟通,努力寻找一个平衡点。

“双方都要体谅对方的难处,徐女士,你已经尽力了,但能否再争取拿出5万元作为一次性支付?”

“老杨,你也知道她家的实际情况,剩下的部分我们可以考虑分期付款的方式。”

通过执行法官数次登门耐心沟通与协调,双方达成共识:徐女士尽力多方筹措再拿出5万元作为一次性赔偿,剩余的款项按月分期履行。

如今,徐女士已经履行了共计9万元的赔偿款,并承诺剩余的款项将每月支付2000元直至全部清偿。

至此,这起原本因车辆碰撞而起的案件,最终在执行法官的智慧与努力下,以和解的方式画上了句号。


下一步,青山区法院将继续强化善意文明执行理念,在依法保障胜诉当事人合法权益的同时,最大限度减少对被执行人生产生活的影响,努力实现政治效果、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为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和谐稳定贡献法院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