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时

来源: 青山区人民法院 时间:2019-03-21 15:30:23
彼时


  那些暖暖烟火

       武汉市青山区人民法院曾在区内主要街道都设置了派出法庭,逐步裁撤后,保留了唯一一个派出法庭——红钢城法庭,但办公地点设在新沟桥街道办事处二楼。有一次,上级法院来暗访,在红钢城街、新沟桥街之间往返寻觅,不得已打来电话问我们法庭到底怎么走,暗访变成明察,我们自然更加欢迎。

       新沟桥街道办事处临街而立,附近没有公共交通车,周围也没有高大建筑,名不见经传的冶金一街是主干道,与主干道相连有一条通向红钢城街的马路,形成一个丁字路口,办事处正在路口中心,周围有菜市场、幼儿园、小学、店铺等。档口一家煎包店、校门口一家卤牛肉,是青山老街坊口口相传的“那一家”旺店。 我们的法庭淹没在市井,很相宜。早上来红钢城法庭办事或是开庭,大家经常先在楼下过早、等人,到时间了才到我们二楼办公区。下午下班时,喧闹的街道安静了,店铺门口清洁了,孩子们都回家了,周围居民楼里飘来淡淡的饭菜香,颇有一点炊烟起了,我在等你的味道。

      走上办事处二楼,面对楼梯就是 我们的小小诉讼服务室,门框皲裂, 桌椅老旧,墙壁挂有诉讼须知、廉洁纪律、诉讼费收取办法等内容。

      楼梯右半边办公区就是我们的法庭啦。 里面几间办公室、一个审判庭,有一个长长的外走道,办公室外墙壁贴有公正、廉洁、为民的法庭庭训,白底红字,外走道摆着我们自己种的花花草草——最常见的吊兰、月季、茉莉,想起来了给它们浇浇水,偶尔它们也成为了别人的茶叶缸、烟灰缸,即便如此,月季、茉莉也曾繁茂地盛开过一次,几盆吊兰两耳不闻身边事,居然长得青翠欲滴,偶尔心情好转的当事人,临走还会掐几枝带回家栽种。

      果然,一切美的事物都有令人不俗的功效。

那些默默坚守

     我们法庭受理红钢城街、新沟桥街、青山镇街、工人村街四条街道居民的家事纠纷案件、小额民间借贷纠纷案件,后来又加上受理武东街和白玉山街村民的同类纠纷案件。

      法庭当时的审判员是老卫、老陈,他们都是长期从事民事审判的老同志了。老卫瘦瘦高高,头发总是整齐、衣服总是干净利落,他每天到法庭后的第一件事是把干净的皮鞋再刷刷。那时候法庭没有网络,内外网都没有,也没有统一要求使用电脑,老卫习惯手写法律文书,有修改就重新抄写,很辛苦,但没办法,他说手写不影响思考。这个我同意,福楼拜也说过除非坐得真正的好,否则他不会思考,也不会写作。

      有一次我们受理了一个离婚案件,因男方有家暴行为,女方屡次遭到殴打,偷偷摸摸来法院起诉离婚。考虑到诉讼期间女方的人身安全问题,我将该案交给老卫办理。当时还没有反家暴法,老卫与女方商议,趁男方在家时老卫直接上门送达并对男方予以警告,但是男方非常警惕,听到敲门声后,在屋内掐住女方脖子不准出声,待老卫误以为情况有变家中无人之机,穿过楼顶从另一门栋溜走。男方还告诉女方法院谁判他离婚,他就找谁算账。老卫不为所动,查明案件事实后,迅速而坚决地依法判决双方离婚,侠肝义胆,致力于保护老人妇女儿童合法权益。

       老陈办理案件,偏重于调解,即使离婚,他也要争取调解离婚。调解有利于化解矛盾、缓和当事人之间的关系,缺点是时间会拖得长一些,有时也无功而返。为了结案率,我少不了跟在他后面,不停念念叨叨。他案件调解率、撤诉率与对我的容忍度都比较高,但并非意味着工作轻松,有的调解条款是五官端正模样正常的,有的则是非常规的,比如只解决一部分争议,留存一部分争议待情势变化以后再解决;比如调解连带执行的,他就得带着书记员组织双方当事人现场分财产拆空调搬家具等等,这种时候,节外生枝的情形难免会发生,对审判员现场解决问题是一个考验。我们法庭比较幸运,老卫和老陈都是经验丰富的老审判员。遇到矛盾冲突较大的,两人联袂出动,他们一前一后走出法庭大门,沉着冷静,书记员则拎着牛皮纸文件袋,纸张文书、印泥笔墨,随行出征。我在二楼窗前观望等候,直到暮色中看到他们边走边聊,从人群中归来。多年的默契和信赖,让他们脚步轻盈。

        后来,新任代理审判员小钱分派到法庭工作。钱法官第一次主持庭审,就遇到其中一方当事人情绪激动,心脏病发作晕倒在庭上,给我们钱法官一个深刻印象。但钱法官没叫苦没叫累,默默学习、摸索。有一次,我与钱法官讨论一个案件后,第二天他递给我一本《德国民法典》,这是要从大陆法系的源头上再探究一番吗,我当时就一阵眩晕,压力倍增,《武汉审判》《人民司法》我都没有读完读好呢。

那些翩翩流年


        我刚到法庭时,负责接待咨询、立案审查的是书记员小曾,小曾热情服务,又不失严谨自律。一次,有个原告起诉被告返还借款,仅能提供被告的电话,小曾多次给被告打电话做工作,被告承认借款是事实,但没有钱还,所以不愿意来应诉。又是一个但闻其声不见其人的案子。某天被告主动打来电话,说是感谢小曾,他已经把鸡蛋、活鱼等放在楼下某店铺,要小曾直接去拿。之后被告就不接电话了。这事也不好麻烦我们院内纪检监察的同志跑一趟,于是我试着给被告发短信,大意说你要是不来拿走,我马上处分小曾。过了一会,被告回复说让他的一个朋友来取走东西。在这个问题上,被告还是善良的。

      “铁打”的法庭流水的兵。当小夏接替小曾时,虽然年轻,但文明窗口作风依然保持。有一次小夏因篮球比赛伤了脚,不得不请假休息,于是我兼理立案,兼了几天,有个当事人就跟我说不谈了,等小夏来了再说,小夏态度好些。他说完就走,留下尴尬的我,我反思自己要进一步学习如何更好地与辖区居民交流,也庆幸小夏做得这么好。后来小夏打着夹板提前来上班,每天在桌子底下放一个板凳,将伤腿平放,也算法庭一景。

       我们的法庭很袖珍。有一次钱法官开庭审理一个离婚案件,一侧的女方当事人突然掏出一把折叠水果刀,小夏不知怎么就抬眼看见了,跳出记录席,冲上去抢夺下来。幸亏女方把水果刀拿反了,没有顺利打开。小夏事后摸着脑袋自嘲“我还年青啊,再不要有什么事”。但不久,我在办公室调解一个民间借贷纠纷时,两个大男人说着说着,就起身要打起来,我和小夏一人挡一个,我们都大声吼着“这里是法庭,你想干什么”,我们妇女和青年真正体会了什么是正气凌然,两个大男人被震慑住了。遗憾的是,我们脱口而出的喊叫一点技术含量都没有,但我保证我们的眼神是肃杀逼人的。

       小夏的行为赢得了书记员兼内勤小吴的崇拜,小吴刚入职,瘦小秀气、眼神明亮,也不知道法院党组从何渠道得知我们法庭希望来一位女书记员。小吴说上次庭审如果是她记录的话,那就出事了,她肯定不能及时发现也制止不了,法庭书记员还要兼法警,难度有点大。小吴从法院领来笔录纸、文稿纸、传票、送达回证等各类办公用品,大家差什么,都去找她领用。偶有空闲,小吴就学习整理案卷材料,装订案卷,往返法院与法庭校对打印文书。有人路上堵车,她就多买一份早点带给同事;有人外出调查或是送达,时间长了还没有回来,她就打电话问问什么情况,直接把自己练成了小管家。很快,小吴记录庭审、接待当事人也从容淡定了。

       有天我提议我们法庭的人找时间到和平公园去比赛跑步,我左右看看,放言大约可以跑赢小吴。她说“庭长,我很厉害的”。我以为她是虚张声势,但现实……,多么痛的彻悟。

       我们法庭曾经还有一个书记员大夏。大夏话不多,心中有数。有一年年底我们法院工会举行文体活动,篮球、象棋、猜谜语等等好多项目,我们在法庭忙结案,派大夏一个人回法院参加活动,他参加了擅长的好几个项目,赢得的小奖品足够给我们法庭每人一份。年终联欢会上还代表我们法庭献唱了一首《天路》,荡气回肠。

       为了从根源上预防和减少纠纷,树立法治观念,我们与所属街道司法所联系,每年组织到社区给调解员、居民进行法治宣传,将婚姻、继承、子女抚养等与辖区居民生活息息相关的法律知识,普及给大家。我们将工人村、青山镇棚户区改造后的房屋权属纠纷、继承纠纷、分家析产可能涉及到的法律法规,讲明白、讲透彻。

        针对辖区内石化、武钢、一冶等不同企业落实房改政策及各自历史形成的老旧房屋权属纠纷特征,有针对性地厘清认识,讲授法律在审判实践中的运用,为妥善处理全区最大棚户区改造产生的家事纠纷案件作好铺垫。同时,我们法庭年青法官的调研能力、表达能力、做群众工作能力都得到了锻炼和提高。

        英国女法官布伦达·黑尔分析认为家事法官与商事法官的思考维度不同,因为家事法官有着不同的司法经验——不仅在为过去的事情作出判决,更是在为将来而对破碎的人生予以重建。不能说哪类案件就更特别更重要,但是家事案件办得越多,生活的难处就更有感触。我们愈加有了一颗悲悯和谦卑的心,对已经受损的家庭人际关系进行修复有时候比依法裁判更重要。我们针对法庭案件特点,从咨询接待、立案、送达到调解、审理、宣判,法庭全体人员都主动关注,特别是有特殊情况的案件,更是每个人都参与了解,后期审判程序的各个环节,每个人都能有的放矢、协力做工作。我常常感到我们法庭就像一个人,大门一开,当事人来了,正在法庭的某位干警,你就是书记员、就是审判员、就是负责人,你得能回答当事人的法律咨询,能安抚当事人的情绪,能告诉当事人案件的进展及你能做的一切工作。

       感谢法庭,让我们互相影响,彼此帮扶。在每一个争执中,当我们站在一方当事人的角度思考问题时,我们不见得会同意他的观点,但会增加对他的理解。当我们考虑到不同当事人的遭遇及其性格特征时,我们不见得有什么高明的做法,但会与他们一起面对困惑与纠结。当我们尽可能做到说话办事离当事人思想生活更近一些时,我们的裁判更多地得到了当事人的理解和接受。守半亩方塘,化一隅烦忧。2009年至2014年,我们法庭的案件数虽然不多,但我们的调解率撤诉率高,服判息诉率高;我们的判决案件上诉少,没有一件发回重审的案件,也没有一件错案。

那些念念不忘

       外出办事的同事,偶尔会顺路到法庭来看看,需要传票送达回证,也会就近来取;外出办事的领导,时常绕道到法庭,指导看望;曾经从事过法庭工作的退休同事,偶尔也散步到法庭。 还有当法庭遇到突发紧急状况,总是来得比110还要迅速的法院法警们;抽调来帮助我们接谈当事人,化解尖锐矛盾的法院其他部门调解高手;无私地为我们分担疑难案件的法院相关业务庭各位同仁……

        唉,我懂得珍惜已经是好多年以后。

       2014年8月,法院党组决定将法庭人员撤回另行安置。在离开的那一天,我们不约而同早早到了法庭,去品尝了热爱的煎包,去和送孩子的家长也是曾经的当事人聊聊天,去和熟悉的街道干部话别,去送养那些花花草草。

        山高路远,飞鸟入林。我们这些人,有的当了法警、有的外派帮助拆迁、有的去了公司、有的去了政府部门,从事审判的不多了,我们就这样让法庭成为了过去。岁月匆匆流淌,不知有谁偶尔会想起我们一起去看刚开通的天兴洲大桥、武汉火车站;还有无论多晚,司机师傅都在车里静静等着接送我们;无论晴雨,保安师傅都打开法庭大门,烧上一壶开水,以及为我们拍下为数不多且模糊的照片……那些有时琐碎平凡、岁月静好,有时鸡飞狗跳、忧心忡忡的日子。

        “只恨当时形影密,不关今日别离轻”。前路漫漫,但记岁月曾给予我们最深的爱,让我们不畏绵绵山脉。

文字:朱红